早上進辦公室之前,到便利商店買一杯咖啡是習慣,但是看著價格,你深呼吸一口氣嘴角抿一下,以前這是一種小確幸──但這一刻的幸福,你還能撐多久?
還記得「小確幸」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從此在我們的生活之後充滿了無處不在的「小確幸」,這些微小的幸福在萬物皆漲的年代,你真的能夠在睡了一覺起床之後還繼續幸福嗎?「小確幸」這個詞來自日本作家春上村樹在其1986年的散文作品集「ランゲルハンス島の午後」中出現,原意是指在辛勞過後得到一種「微小的幸福感」。
大約從2014年開始「小確幸」這個詞開始被台灣商人使用在廣告文案或行銷活動中,原本目的是希望大家在辛苦上班之餘還能保留一點小小的幸福感,像是大型百貨零售、電商購物品牌都曾用過,基本上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微幸福,如今2025年9月物價還在繼續飛漲,麥當勞大薯也從55元漲到66元,你還幸福嗎?
我曾經在2016年9月23日購買香草航空的「心動香草」方案,當年預計12月18日到12月23日從TPE飛往NRT的來回航班,當時只花了新台幣4534元,時過境遷香草航空被樂桃航空收購,國人最關心的機票票價至今也足足漲了2~3倍,但你的薪水有漲這麼多嗎? 「小確幸」帶來的幸福感原本應該要是在生活無憂狀態下帶來的幸福感,那種真正來自心底實實在在的幸福,能夠因為這次的小幸福創造為明天更加努力的動力。曾幾何時全家便利商店的「友善食光」、711(7-Eleven)的i珍食都成為超商熱門搶購商品,像是能夠果腹的便當基本都能在貼上貼紙後的第一時間搶購所剩無幾。
當我們的社會正從M型化轉變成為V型化的時候,意味著中產階級的消失,存在在社會中間的那些人將被往上或往下分流,跟不上通貨膨脹的那群人或是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的那些人,都會悄悄往V字的底部流去,如果你也正面臨這樣的問題,應該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問問自己,所謂的「小確幸」是良藥還是毒藥?